CentOS7 私有 GitLab + cpolar 内网穿透实现公网访问教程

前言

在日益重视代码安全与开发自主权的今天,构建私有化代码仓库已成为众多企业和开发团队的必然选择。GitLab 作为业界领先的开源自托管平台,不仅提供了媲美 GitHub/Gitee 的代码管理体验,更能让您将核心代码资产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服务器环境中,杜绝第三方平台的潜在风险。

然而,私有部署通常意味着访问局限在内网。本教程将彻底解决这一痛点!我们将手把手指导您在 CentOS 7 服务器上部署 GitLab CE 私有仓库,并借助 cpolar内网穿透技术,安全、稳定地实现公网访问。无论您的团队分布在全球何处,都能像使用公有云服务一样便捷地协作开发,同时享受私有化部署带来的安全与可控优势。

通过本教程,您将获得:

  • 完全自主的代码仓库:在自有服务器搭建 GitLab CE,掌握代码数据主权
  • 🌐 无缝的公网访问能力:利用 cpolar 穿透内网限制,无需复杂路由器配置
  • 🔒 安全的远程访问方案:避免代码暴露在公有云平台,降低泄露风险
  • 🛠️ 企业级开发体验:享受 GitLab 强大的项目管理功能

让我们开始构建您专属的、可全球访问的私有代码托管平台!

1 为什么选择自建 GitLab?

1.1 GitLab

GitLab是一个基于Web的开源代码托管平台,它提供了代码托管、项目管理、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等功能。GitLab采用了Git作为版本控制系统,并提供了易于使用的界面和丰富的功能。

GitLab与市场上的GiteeGitHub相比具有以下优点:

  • 开源自托管:GitLab是开源软件,你可以选择将其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,完全掌握代码托管的控制权,不受第三方平台的限制。而Gitee和GitHub则是商业化的托管服务。
  • 完整的CI/CD支持:GitLab内置了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功能,使团队能够自动构建、测试和交付软件。这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。
  • 全面的项目管理功能:除了代码仓库管理外,GitLab还提供了项目计划、问题跟踪、文档管理和协作功能,帮助团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项目。
  • 丰富的社区支持:GitLab拥有庞大的全球开发者社区,你可以从社区中获取开源项目、解决问题以及分享经验。同时,GitLab社区版也有许多活跃的贡献者为其不断增加新功能和修复bug。

1.2 Gitee

Gitee是中国的一家Git代码托管平台,与GitHub类似。它提供了类似于GitHub的代码托管和项目管理功能,但更关注中国开发者的需求。Gitee在国内有较好的网络连接速度,支持中文界面和中文文档,因此在中国用户中比较流行。

1.3 GitHub

GitHub是全球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,也是一个开发者社交网络。它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开发者社区,涵盖了各种技术领域。GitHub提供了卓越的协作和分享功能,使得开发者能够轻松地与全球的开发者共同合作。它也提供了很多与第三方服务集成的功能,例如代码审查工具、持续集成服务等。

总之,GitLab、Gitee和GitHub都是优秀的代码托管平台,适用于不同的需求和场景。选择哪个平台取决于你的团队规模、项目需求和个人偏好。

2 GitLab安装(CE 13.9.6)

2.1 添加GitLab软件仓库

#从GitLab官方网站获取与添加仓库脚本的URL
#sudo bash 以管理员权限运行脚本,将GitLab软件仓库添加到系统中。
curl https://packages.gitlab.com/install/repositories/gitlab/gitlab-ce/script.rpm.sh | sudo bash

curl命令执行完成后,会在/etc/yum.repos.d目录下生成 gitlab_gitlab-ce.repo文件。

image-20250801144802444

2.2 安装GitLab

虚拟机IP查看可以使用ifconfig命令

# 使用管理员权限执行以下命令
# 设置 GitLab 的外部访问地址为 http://<您的虚拟机IP>:8888
# 并通过 yum 安装 GitLab 社区版 13.9.6,自动确认所有提示

#如:sudo EXTERNAL_URL="http://192.168.184.133:8888" yum install -y gitlab-ce-13.9.6
sudo EXTERNAL_URL="http://<您的虚拟机IP>:8888" yum install -y gitlab-ce-13.9.6

安装成功提示如下图:
image-20250801174740798

2.3 配置GitLab

打开 GitLab 的主配置文件 gitlab.rb,准备修改默认的访问端口。

为什么要改:GitLab 默认使用 HTTP 80unicorn 8080,如果端口冲突或你想用其他端口(比如要做端口映射或配合内网穿透工具如 cpolar),就要改成自定义的端口,比如 8888、8887。

sudo vim /etc/gitlab/gitlab.rb

打开后,在external_url 'http://<您设置的IP地址>:8888'下面添加:

nginx['listen_port'] = 8888
unicorn['port'] = 8887
  • nginx['listen_port'] = 8888:指定 GitLab 使用内置 nginx 服务监听 8888 端口(即网页访问用这个端口)
  • unicorn['port'] = 8887:指定 GitLab 的应用服务器(unicorn)使用 8887 端口

image-20250801175614618

接下来需要给防火墙开放端口,刷新配置:

#防火墙开放端口
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8888/tcp --permanent
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8887/tcp --permanent

#刷新配置
firewall-cmd --reload

image-20250801175841803

刷新GitLab以应用新的配置:

sudo gitlab-ctl reconfigure

image-20250801180104708

2.4 启动及访问GitLab

sudo gitlab-ctl start   #启动
sudo gitlab-ctl restart #重启
sudo gitlab-ctl stop    #停止
sudo gitlab-ctl status  #状态

启动图示如下:
image-20250801180315843

访问前面设置的 http://192.168.184.133:8888 ,出现如下图即成功:

image-20250801180537956

如上为设置密码页面,设置好密码后会跳转如下登录界面:

image-20250801180731512

管理员登录使用:

#用户名
root

#密码
您设置的密码

登录成功即可进入主页面:

image-20250801180934198

3 GitLab创建项目

前后端皆可此方法,这里以前端举例

3.1 项目创建

选择新项目(new project),然后选择创建空项目(create blank project)

image-20250801181332329

点击进入项目信息页面,填写项目信息:

image-20250801181429824

点击创建项目后,项目即可创建成功!随即会跳转到创建好的项目页面:
image-20250801181509106

3.2 下拉代码

使用前需有git环境,git下载官网:https://git-scm.com/

复制项目的地址:

http://192.168.184.133:8888/root/myvue3demo.git

image-20250801182242629

安装好git后,在任意文件夹位置鼠标右键可以看到open Git Bash here选择,点击进入:

image-20250801182458461

进入git bash终端后,输入如下命令下拉代码:

git clone http://192.168.184.133:8888/root/myvue3demo.git

image-20250801182737422可能会出现需要输入密码的情况,输入gitlab的用户名root和您设置的gitlab密码即可

image-20250801183005758

3.3 上传代码

为了方便快捷,我这边使用cursorAI编辑器,生成了一个简单的Vue3项目演示站:

项目会放在结尾开源,供大家免费下载代码,进行测试~

生成的页面展示如下:

image-20250804130837678

现在,目录列表里面就有项目文件啦:
image-20250801191157621

接下来,继续在当前位置鼠标右键打开git bash,执行如下命令:

#添加暂存区
git add .

#提交本地git仓库 加内容
git commit -m "内容"

#推送到远程
git push

image-20250801191410794

这样,代码就成功推送成功了,服务器刷新也可以看到,代码已经成功上传到gitlab仓库啦!

image-20250804134404547

4 使用 cpolar 实现公网访问

4.1 安装 cpolar

4.1.1 什么是cpolar?

  • cpolar 是一款内网穿透工具,可以将你在局域网内运行的服务(如本地 Web 服务器、SSH、远程桌面等)通过一条安全加密的中间隧道映射至公网,让外部设备无需配置路由器即可访问。
  • 广泛支持 Windows、macOS、Linux、树莓派、群晖 NAS 等平台,并提供一键安装脚本方便部署。

4.1.2 安装cpolar

首先,我们需要先安装curl:

sudo yum install curl

接下来下载cpolar,一条命令完成安装

curl -L https://www.cpolar.com/static/downloads/install-release-cpolar.sh | sudo bash

image-20250731104103027

测试cpolar版本以确保安装

cploar version

image-20250731104439284

4.2 配置cpolar系统服务

向系统添加及启动cpolar服务

#添加cpolar服务
sudo systemctl enable cpolar

#启动cpolar服务
sudo systemctl start cpolar

image-20250731113335779

查看服务状态

sudo systemctl status cpolar

image-20250731113641757

4.3 注册及登录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

4.3.1 注册cpolar

官网链接:https://www.cpolar.com/

访问cpolar官网,点击免费注册按钮,进行账号注册

image-20250804085039567

注册页面:
image-20250804085208319

4.3.2 放行9200端口(web ui端口)

在访问web页面前,需要先检查系统防火墙是否放行9200端口,避免访问不了

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

image-20250731114230860

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访问,一种是放行该端口,另一种是直接关闭防火墙(不建议)

#放行 9200 端口  
#--zone=public:使用默认区域(通常是 public)
#--add-port=9200/tcp:添加 TCP 协议的 9200 端口
#--permanent:永久生效(不加此参数则是临时规则,重启失效)
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9200/tcp --permanent

#重载防火墙配置(及刷新配置使其生效)
firewall-cmd --reload

image-20250731114753297

验证端口是否已放行

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query-port=9200/tcp

image-20250731114856489

输出内容为yes则成功放行

4.3.3 访问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

在访问之前,不确定ip地址可以通过ifconfig命令查看服务器ip

ifconfig

image-20250731115241198

确定好ip地址后,在浏览器中访问:

http://<此处应为您的IP>:9200  #如:http://192.168.184.133:9200

image-20250731115551451

将前面步骤注册好的cpolar账号登录即可进入后台页面

image-20250731115828304

登录成功同时,服务器也会后台无感自动配置token,无需手动配置token

配置文件位置:/usr/local/etc/cpolar/cpolar.yml

cat /usr/local/etc/cpolar/cpolar.yml

image-20250731120348419

4.4 配置gitlab隧道及访问测试

4.4.1 配置 HTTP 隧道绑定到 8888 端口

点击左侧菜单栏的隧道管理,展开进入隧道列表页面,页面下默认会有 2 个隧道:

  • ssh隧道,指向22端口,tcp协议
  • website隧道,指向8080端口,http协议(http协议默认会生成2个公网地址,一个是http,另一个https,免去配置ssl证书的繁琐步骤)

image-20250731121517683

接着点击创建隧道菜单,进入到创建页面,如下图配置:

image-20250804091108504

创建完成后,点击左侧菜单的状态菜单,接着点击在线隧道列表菜单按钮,可以看到有2个gitlab的隧道,一个为http协议,另一个为https协议

image-20250804132534561

注意:每个用户创建的隧道显示的公网地址都不一样!

4.4.2 访问公网地址验证 GitLab 是否可访问

在浏览器中访问创建gitlab隧道生成的公网地址(http和https皆可)
这里以https为例:

image-20250804091826770

登录gitlab账号,成功进入gitlab首页!

image-20250804092308793

4.5 设置固定二级子域名(Pro用户)

4.5.1 保留二级子域名

使用cpolar为其配置二级子域名,该域名为固定格式域名,不会随机变化,方便后续远程访问gitlab仓库。

进入官网的预留页面:https://dashboard.cpolar.com/reserved

image-20250804093628211

列表中显示了一条已保留的二级子域名记录:

  • 地区:显示为China Top
  • 二级域名:显示为gitlab01

注:二级域名是唯一的,每个账号都不相同,请以自己设置的二级域名保留的为主

4.5.2 修改gitlab隧道为子域名方式

进入侧边菜单栏的隧道管理下的隧道列表,可以看到前面配置名为gitlab-8888的隧道
image-20250804094022556

点击编辑按钮进入编辑页面,修改域名类型为二级子域名,然后填写前面配置好的子域名,点击更新按钮:
image-20250804094307384

4.5.3 访问子域名测试

来到状态菜单下的在线隧道列表可以看到隧道名称为gitlab-8888的公网地址已经变更为二级子域名+固定域名主体及后缀的形式了:

image-20250804132410559

这里以https协议做访问测试:

image-20250804100041082

访问成功!

5 修改 clone 地址为公网地址

部署完成后,即使你已经使用 cpolar 成功穿透并访问 GitLab 页面,GitLab 显示的项目克隆地址仍可能是内网地址(如 192.168.x.x,如下图所示:

image-20250804100433970

这会导致使用 git clone 时默认用的是内网地址,外网机器无法访问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需要修改 GitLab 的配置,使其显示为公网地址。

5.1 修改GitLab 配置文件

编辑gitlab的配置文件:

sudo vim /etc/gitlab/gitlab.rb

找到如图这行:

external_url 'http://192.168.184.133:8888'

image-20250804100642941

将其修改为你的 Cpolar 分配的公网地址(注意不要加端口号):

#注意,请使用http的域名
external_url 'http://gitlab01.cpolar.top'

保存退出后,然后重新加载gitlab配置:

sudo gitlab-ctl reconfigure

5.2 访问测试

访问gitlab穿透的项目地址:

https://gitlab01.cpolar.top/root/myvue3demo

image-20250804102018315

可以看到,clone的地址已经正确的从内网地址变更为cpolar穿透的二级域名地址了!

5.3 下拉代码测试

复制clone地址:

http://gitlab01.cpolar.top/root/myvue3demo.git

image-20250804133623493

在本地资源管理器中任意文件夹位置,单机鼠标右键,选择Open Git Bash here,点击进入打开shell窗口,输入如下命令:

#项目地址替换为您项目的地址链接
git clone http://gitlab01.cpolar.top/root/myvue3demo.git

image-20250804102633350

输入用户信息确认后,可以发现成功下拉代码

image-20250804102753089

5.4 上传代码测试

这边使用AI软件cursor进行了简单的开源文件修改,进行上传代码测试,如图:
image-20250804134011468

控制台已经提示上传成功,可以看到如下提示:
To http://gitlab01.cpolar.top/root/myvue3demo.git

打开gitlab仓库查看,是否有最新提交:
image-20250804134119415

可以发现,修改的开源文件提交上传上来了!

6 常见问题排查

6.1 修改 GitLab 的外部访问地址为公网域名

在大纲为5小节的修改 clone 地址为公网地址时,如果设置外部地址使用的https协议地址,会出现如下问题:

letsencrypt_certificate[...] had an error: RuntimeError: [...] Validation failed, unable to request certificate

这是因为 GitLab 在执行 reconfigure 时尝试向 Let’s Encrypt 自动申请 HTTPS 证书失败,由于你的公网地址是 cpolar 动态分配的临时域名(或没有正确配置 DNS),导致验证失败。

而 Cpolar 的地址(如 *.cpolar.top):

  • 本质上是 临时公网穿透地址
  • 没有公网 DNS 可验证所有权
  • 也无法配合 Let’s Encrypt 做 HTTP-01 验证

所以只适合用作 HTTP 明文访问,而不是自动走 HTTPS。

不要用 https:// 开头的 external_url,改为http协议的链接填入即可,然后再执行sudo gitlab-ctl reconfigure进行配置更新!

7 总结

本教程完整演示了在 CentOS 7 服务器上搭建私有 GitLab 仓库并通过 cpolar 内网穿透实现公网访问的全过程。

主要实现步骤包括:
– GitLab CE 13.9.6 的安装与端口配置
– cpolar 内网穿透工具的部署与服务配置
– HTTP 隧道创建与公网地址生成
– 固定二级子域名设置(Pro 用户)
– GitLab 外部地址修改与 clone 地址公网化
– 远程访问与代码推拉测试验证

这套解决方案既保障了代码资产的安全性和自主控制权,又提供了便捷的远程协作环境,适用于企业内部开发、个人项目管理以及团队协作等多种场景。

8 项目源码

本教程使用的 Vue3 演示项目已开源,基于 Vue 3.x + Vite 构建,展示了 cpolar 内网穿透工具的介绍页面。

开源地址https://github.com/TanChengBin/myvue3demo

如果本项目对您有帮助,欢迎给个 ⭐ Star 支持一下!

以上就是如何在 CentOS 7 服务器上搭建私有 GitLab 仓库,并使用 cpolar 内网穿透工具实现公网访问完整教程。cpolar 作为专业的内网穿透工具,为您的私有服务提供了稳定、安全的公网访问方案。感谢您的观看,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交流。更多内网穿透解决方案,请访问:cpolar官网-安全的内网穿透工具 | 无需公网ip | 远程访问 | 搭建网站

Share:

发表回复

目录

On Key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