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还在为公众号排版耗时、首发效率低、审稿反复而头疼吗?写得慢、发得慢、反馈更慢,是许多创作者迈不过去的三座大山。这里给出一套从“本地高效创作”到“公网即时审稿”的闭环方案:用 doocs/md 写作排版,用 cpolar 将本地预览安全映射到公网,写作—预览—协作—发布一气呵成。这套组合的好处很直接:本地享受全功能写作与一键复制,公网即可视化审稿、即时反馈,减少文件与截图往返,显著缩短从初稿到定稿的周期。
1 项目 doocs/md 介绍
开源项目地址:
https://github.com/doocs/md
doocs/md 是一个 GitHub 开源的 Markdown 编辑与排版工具。
- 核心能力:实时预览、可定制主题与排版细节(字距/行距)、代码高亮、公式/流程图、图片上传与多图床、草稿管理与导出。
- AI 助手:润色改写、标题/摘要建议、格式转换等,显著降低内容打磨成本。
- 公众号复制:支持“复制为公众号格式”,将 Markdown 一键适配到公众号后台,减少二次排版工作量。
- 适用场景:个人与团队写作、技术文档、公众号图文排版与协作审稿。
2 安装Nodejs环境
2.1 下载Nodejs安装程序
官方下载地址:https://nodejs.org/zh-cn/download
打开Nodejs
的官方下载页面,选择v20.19.5(LTS)
版本,进行下载:
2.2 安装Nodejs程序
首先,双击执行下载的node-v20.19.5-x64.msi
程序,然后点击Next
:
接下来,勾选I accept the terms in the license agreement
同意许可协议,继续点击Next
进行下一步:
接着,选择安装位置(默认该位置即可),点击Next
进入下一步:
到自定义设置页面可按需设置,直接默认即可,点击Next
进入下一步:
接下来到本地模块的工具的界面,不用勾选,直接点击Next
即可:
最后,点击Install
进行安装:
安装完成,点击Finish
即可:
2.3 验证Nodejs是否安装
电脑按快捷键win + R
,在弹出的运行框输入cmd
点击确定或者回车,打开cmd窗口(即:命令提示符窗口),输入如下命令,进行验证nodejs版本:
# 查看node版本
node -v
# 查看npm版本
npm -v
2.4 设置国内淘宝镜像源
为了方便项目依赖下载更快,建议设置国内镜像源以加速下载,在cmd窗口
中执行如下命令:
npm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://registry.npmmirror.com/
然后输入如下命令进行查看:
npm config list
3 下载本地部署doocs/md项目
3.1 将项目下载至本地
打开开源项目地址,然后点击Code
展开,然后点击Download ZIP
按钮进行下载:
项目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doocs/md
# 如果电脑上有安装git,也可以使用git clone命令将项目克隆下来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doocs/md.git
下载步骤可以参考如下图:
3.2 解压doocs/md项目
压缩包下载到本地以后,进行解压(这里使用7-zip进行解压,推荐使用7-zip解压工具,比较好用):
# 7-zip官网下载地址
https://7-zip.org/download.html
解压步骤参考如下图:
3.3 安装依赖和启动doocs/md项目
进入到md-main
的项目目录中,然后在目录地址栏输入cmd
回车,即可打开当前项目所在目录的cmd窗口:
输入如下命令,进行项目依赖安装:
pnpm install
安装完成如下图所示:
接下来输入如下命令,启动该项目:
pnpm web dev
启动时可能回提示Nodejs应用通过防火墙
的警告,点击允许访问
:
启动成功控制台如下图所示:
可以看到,控制台输出了多个访问地址,以ip为localhost
的这一条为例,在浏览器中访问测试:
http://localhost:5173/md/
可以看到,成功的访问到了项目!
4 将网站穿透至公网(cpolar穿透篇)
在安装cpolar前,说明一下为什么需要安装cpolar。由于浏览器的安全限制,复制公众号格式的功能需要使用 Clipboard API,而这个 API 只能在安全上下文(HTTPS)或本地环境(localhost)下工作。当我们在局域网或其他网络环境下访问编辑器时,由于不是 HTTPS 协议,复制功能将无法正常使用。
举个具体例子:你在本地部署好网站后,同事通过局域网IP可以正常访问和编辑,但需要复制公众号格式时就会失败,因为局域网使用的是HTTP协议,而复制功能必须要求HTTPS环境。
相比传统的云服务器+域名+SSL方案,cpolar具有零成本启动、配置简单、即开即用等优势,特别适合个人开发者、小团队、内容创作者等需要快速搭建可分享编辑器的用户群体,无需购买服务器和域名,一条命令即可完成内网穿透,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。
4.1 什么是cpolar?
- cpolar 是一款内网穿透工具,可以将你在局域网内运行的服务(如本地 Web 服务器、SSH、远程桌面等)通过一条安全加密的中间隧道映射至公网,让外部设备无需配置路由器即可访问。
- 广泛支持 Windows、macOS、Linux、树莓派、群晖 NAS 等平台,并提供一键安装脚本方便部署。
4.2 下载cpolar
打开cpolar官网的下载页面:https://www.cpolar.com/download
点击立即下载 64-bit
按钮,下载cpoalr的安装包:
下来下来是一个压缩包,解压后执行目录种的应用程序,一路默认安装即可,安装完成后,打开cmd窗口输入如下命令确认安装:
cpolar version
出现如上版本即代表安装成功!
4.3 注册及登录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
4.3.1 注册cpolar
官网链接:https://www.cpolar.com/
访问cpolar
官网,点击免费注册
按钮,进行账号注册
进入到如下的注册页面进行账号注册:
4.3.2 访问web ui管理界面
注册完成后,在浏览器中输入如下地址访问 web ui管理界面:
http://127.0.0.1:9200
输入刚才注册好的cpolar账号登录即可进入后台页面:
4.4 穿透doocs/md项目的WebUI界面
4.4.1 随机域名方式(免费方案)
随机域名方式适合预算有限的用户。使用此方式时,系统会每隔 24 小时 左右自动更换一次域名地址。对于长期访问的不太友好,但是该方案是免费的,如果您有一定的预算,可以查看大纲4.4.2
的固定域名方式,且访问更稳定。
点击左侧菜单栏的隧道管理
,展开进入隧道列表
页面,页面下默认会有 2 个隧道:
- ssh隧道,指向22端口,tcp协议
- website隧道,指向8080端口,http协议(http协议默认会生成2个公网地址,一个是http,另一个https,免去配置ssl证书的繁琐步骤)
点击website隧道
的编辑
按钮,填写如下信息:
- 注意:每个用户创建的隧道显示的公网地址都不一样!
接着,点击左侧菜单的状态
菜单,接着点击在线隧道列表
菜单按钮,可以看到有2个wechatmd-5173的隧道,一个为http协议,另一个为https协议:
接下来在浏览器中访问wechatmd-5173隧道生成的公网地址(http和https皆可)
这里以https为例:
可以看到报错了,这个报错说明 Vite 的安全策略拦截了请求,因为目标域名 208ce144.r1.cpolar.top
不在允许的访问列表里。
接下来,需要修改项目中的vite.config.js
文件。打开md-main
项目目录,进入到apps/web
目录下,找到vite.config.js
文件,右键打开方式选择记事本进行编辑,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:
打开后,在base,
的后面,添加如下代码(注意:逗号一定要是英文的):
server: {
allowedHosts: true
},
添加后参考如下图所示:
代码保存后,访问浏览器进行测试(不用重启项目,vite会自行构建编译):
可以发现,成功访问到项目啦!
4.4.2 固定域名方式(升级任意套餐皆可)
在官网升级任意套餐即可获得固定二级子域名
,推荐升级NasNAS 10M
或更高套餐,带宽越大加载访问的速度越快。当然预算有限的客户也可以选择基础
的套餐,皆可支持固定二级子域名
功能。
好啦,接下来开始固定保留二级子域名教程!
首先,进入官网的预留页面,选择预留
菜单,即可看到保留二级子域名
项,填写其中的地区
、名称
、描述(可不填)
项,然后点击保留按钮,操作步骤图如下:
列表中显示了一条已保留的二级子域名记录:
- 地区:显示为
China Top
。 - 二级域名:显示为
wechatmd
。
注:二级域名是唯一的,每个账号都不相同,请以自己设置的二级域名保留的为主
接着,进入侧边菜单栏的隧道管理
下的隧道列表
,可以看到名为wechatmd-5173
的隧道,点击编辑
按钮进入编辑页面:
修改域名类型为二级子域名
,然后填写前面配置好的子域名,点击更新按钮:
来到状态
菜单下的在线隧道列表
可以看到隧道名称为wechatmd-5173
的公网地址已经变更为二级子域名+固定域名主体及后缀
的形式了:
这里以https协议做访问测试(加载稍慢,需耐心等待一下):
访问成功,这样一来,你本地部署的doocs/md项目就支持分享给朋友访问啦!
5 使用doocs/md项目编写公众号文章(实战)
经过前面的部署配置,现在我们已经成功搭建了一个功能强大的AI加持Markdown编辑器。接下来,让我们深入体验这个编辑器的核心功能,包括Markdown转公众号格式、AI智能对话、自定义主题等特性,看看它是如何让我们的创作效率提升10倍的。
5.1 界面布局与基础功能介绍
首先,介绍一下页面的区域和结构:
整个编辑器采用经典的三栏布局设计,分别为:
左侧:Markdown原生编辑区域
- 这里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区域,支持完整的Markdown语法
- 顶部工具栏包含文件、格式、编辑、样式、帮助等菜单
- 右上角有复制、发布按钮,以及设置按钮(齿轮图标)
左侧主体区域的详细图示可以参考如下图:
中间:实时预览区域
- 实时显示Markdown转换后的公众号格式效果,所见即所得,编辑时立即看到最终效果
- 右边顶部工具导航栏,支持复制预览的文章格式,主题定制面板等,发布(暂不可用)
- 预览区域内左上角可展开查看大纲和跳转
- 底部状态栏显示文章统计信息(字数、字符数、阅读时间)
中间主体区域的详细图示可以参考如下图:
右侧:主题定制面板
- 点击设置按钮展开,包含丰富的个性化选项
- 主题选择:经典、优雅、简洁三种风格
- 字体设置:无衬线、衬线、等宽字体
- 字号调节:从更小到更大的五个级别
- 主题色:11种预设颜色 + 自定义颜色选择
- 代码块主题:支持多种代码高亮风格
- 图注格式:多种图片说明显示方式
- 预览模式:移动端和电脑端
- 白天模式or暗黑模式
右侧主体区域的详细图示可以参考如下图(截图进行拼接了,定制面板一页显示不全):
暗黑模式效果图参考如下:
好了,主体页面大概就介绍这么多啦,具体功能可以自行详细挖掘一下!
5.2 Markdown转公众号格式
首先,需要准备一篇Markdown
格式的文章,然后将其导入至doocs/md
项目中(直接复制粘贴到编辑区域也可以):
以当前编写的这篇文章为例,如下为Markdown
的效果图:
将该文章复制到编辑器中(也可以选择左上角文件>导入.md
的方式导入),然后查看其效果图:
觉得怎么样?效果如何,是不是很棒!
接下来,我们把转换成公众号格式的预览效果复制起来,粘贴到公众号查看效果,看看是否和预览的效果一模一样!
首先,点击右上角的复制
按钮,点击复制:
复制下来公众号的格式后,打开公众测试平台的公众号发布文章页面,将文章内容粘贴进来,查看效果:
可以发现,是不是一模一样!等于是你在doocs/md
项目中简单调整好主题字体等格式后,直接在公众号中设置封面等相关信息就可以直接发布啦,效率简直极大提升!
5.3 AI智能对话与内容生成
在完成了“写作—预览—复制发布”的基础流程后,本节将把AI真正融入写作:我们会打开内置的AI助手面板,配置大模型API,示范如何用指令一键生成大纲、段落与配图文案,并通过“润色/改写/续写/提炼要点”等能力快速打磨内容,最终把AI生成的结果无缝落到Markdown中,形成可直接预览与发布的成稿。
5.3.1 AI助手面板功能介绍
首先,需要打开AI对话框,点击左侧Markdown原生编辑区域的右上角黑色
的小按钮:
点击打开后,可以看到如下AI对话框页面:
5.3.2 配置通义千问大模型
首先,需要领取千问百万tokens,来到阿里云百炼官网,点击右上角新用户登录即享每个模型100万免费tokens:
阿里云百炼官网:https://bailian.console.aliyun.com/#/home
领取完成后,接下来进入密钥管理,设置设置千问api密钥:
密钥管理:https://bailian.console.aliyun.com/?spm=a2c4g.11186623.0.0.60907980OAftBf&tab=model#/api-key
点击创建api-key,填写完信息:
然后点击复制按钮:
复制下来格式大概如下:
sk-53207f95f7e44ec18d05669767f649b7
接下来点击AI对话框
中的设置
图标按钮,进入到AI大模型api配置页面,具体操作如下图:
通义千问-plus模型api地址:
https://dashscope.aliyuncs.com/compatible-mode/v1/chat/completions
5.3.3 配置编写Markdown文章的AI指令
为了让通义千问-plus在本项目中发挥最佳效果,建议新增一条“自定义指令”,用于生成/改写更贴近公众号风格的 Markdown。操作:点击 AI 对话框顶部“+”新增指令,名称建议填入公众号化改写(结构化)
,模板粘贴下方内容即可。
指令模板:
你是公众号写作与排版编辑。请把输入内容整理为层次清晰、易读的 Markdown:
— 标题采用编号结构:二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(如“## 1 …、## 2 …”),三级标题按“3.1/3.2/3.3”。
— 仅输出 Markdown 正文(简体中文),不写解释或前后缀。
— 段落短句化(单段≤3行),关键点用列表;必要时用引用 > 提示。
— 保留代码块/链接/图片的原始 Markdown,不修改 URL。
— 用词简洁、信息密度高,避免空话与“AI/免责声明”等无关表述。
若未提供选区内容,请基于标题与上下文先给出合理结构与简短导语。
待处理内容:
{{sel}}
配置好后,回到AI对话
的首页,可以看到添加的指令已经成功显示了,点击后,下方的对话框中会自动插入指令模板:
这样,一个AI指令就创建好啦!
5.3.4 使用AI指令进行编写文章
在前面小节中,已经设置好了AI指令,接下来,用配置好的AI指令加上我们自己的白话文询问尝试一下:
写一篇小白入门markdown的教程,必须详细,相关的语法代码块中演示了还需要显示出效果等
点击发送,可以看到AI
已经按照markdown格式的要求,给我们输出了一篇文章内容:
生成完成后,点击复制按钮,粘贴到markdown原生编辑区域
中,查看效果预览:
可以看到,效果是很不错的:
开头部分:
语法及效果展示:
末尾还贴心的加上了误区和技巧,以及推荐使用的markdown编辑工具:
最后,让其给我一个适合这篇文章的公众号标题,它也是给出了多种风格的标题供我挑选:
稍微做了一下小的主题格式调整,是不是感觉文章就已经挺好看的了:
怎么样,这个doocs/md
项目是不是提升了很大的效率!
6 给doocs/md项目添加访问授权验证
在完成公网部署后,我们发现doocs/md
项目默认无需登录即可访问,这在家庭或团队环境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。为了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使用我们的编辑器,cpolar提供了便捷的访问授权验证功能。
6.1 为什么需要访问授权?
- 隐私保护:防止他人随意访问你的创作内容
- 资源安全:避免AI API密钥被恶意使用
- 访问控制:确保只有团队成员或指定人员可以使用
- 成本控制:防止API调用量被恶意消耗
6.2 配置访问授权验证
首先,打开cpolar管理界面,进入隧道管理
→ 隧道列表
,找到wechatmd-5173
隧道,点击编辑
按钮:
在编辑页面中,点击高级
按钮展开高级配置选项,按照下图进行设置:
在HttpAuth这一栏,输入admin:123456 其中【admin】为你想要设置的账号,中间的冒号是英文的(不是中文),【123456】为想要给admin用户设置的密码
6.3 验证授权效果
重新访问你的公网地址,会发现浏览器弹出登录验证框:
输入刚才设置的用户名和密码,即可正常访问编辑器。这样,你的doocs/md
项目就具备了基础的安全防护,既保持了便捷的远程访问能力,又确保了内容与资源的安全。
总结
借助 doocs/md 的所见即所得排版与“复制为公众号格式”,配合 cpolar 的 HTTPS 公网映射与固定二级子域名,本篇完成了从本地写作、远程协作预览到发布的完整闭环;同时引入 AI 对话与自定义指令,让选题、成稿与润色显著提速,进一步降低了创作与排版的门槛。
- 高效创作:Markdown 实时预览 + 一键复制公众号格式,所见即所得,避免二次排版。
- AI 加持:通义千问-plus 指令化写作与润色,支持编号结构、要点提炼与持续改写。
- 易于协作:cpolar 提供 HTTPS 公网访问与固定子域名,远程审稿与演示更顺畅。
- 个性化展示:主题/字体/代码高亮与自定义 CSS,快速获得统一而美观的品牌风格。
- 安全防护:支持访问授权验证,保护创作内容与AI资源,防止恶意使用。
- 低成本落地:免服务器运维,几分钟即可从本地搭建到对外分享。
这套组合既技术稳健又上手简单,非常适合个人创作者、团队运营与企业内训资料的高效产出与分发。如果你也在寻找写作—预览—协作—发布的一体化生产力工具,不妨动手实践起来。
感谢您阅读本篇文章,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交流。cpolar官网-安全的内网穿透工具 | 无需公网ip | 远程访问 | 搭建网站